李屹: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021-12-17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微信公号 作者:李屹

开启新征程 奋进新时代 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021年12月15日)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李屹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意气风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我国文艺界的一件大事,是全国文艺工作者的一次盛会。这次代表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分析形势、部署任务,共商新时代新征程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大计。开好这次大会,对于团结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投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开好这次大会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出席大会开幕式,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对文艺工作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和深情厚谊,使我们倍感温暖、备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五年来文艺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提出了许多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擘画了新征程文艺繁荣的宏伟蓝图,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寄予了殷切希望,对开创文艺文联工作新局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位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饱含深情、催人奋进,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文艺文联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和行动指南。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坚决贯彻好、落实好。

  现在,我代表中国文联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文艺事业和文联工作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过问,就文艺文联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提出了明确要求。十次文代会以来的五年,中国文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基本职能,动员带领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践行初心使命,把握正确方向,扎根祖国大地,服务人民群众,在履职尽责上体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展现新风貌,文艺文联工作取得新进步新成绩。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艺界理论武装更加深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做好文艺文联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工作、群团工作、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政治责任,切实抓在手上,并在见成效上持续下功夫。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组织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班培训班,广泛采取理论学习、专题研讨、主题实践、采风创作、展演展示、慰问演出、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文艺界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学思想、悟思想、用思想。印发《2019—2022年全国文联系统文艺人才和管理干部培训规划》,完善文艺界教育培训常态化制度化机制,使教育培训成为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抓手和主渠道主阵地。按照中央统一部署要求,会同各团体会员开展全国文艺骨干大培训,首次实现了全国文艺家协会个人会员全覆盖,共举办培训班241期,培训会员8.5万人次,其中通过邮寄教材方式培训2.6万人次,圆满完成预期培训任务。重点抓好文艺拔尖人才、中青年文艺人才、少数民族文艺人才、新文艺群体、基层和创作一线文艺工作者的培训研修,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407期,参训人数3.37万;适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举办网络培训班112期,培训学员4.52万人次。组织德艺双馨文艺名家持续开展巡回宣讲活动,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扩大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效应。加强与中央主要媒体的联系合作,发挥中国艺术报、中国文艺网等文联所属媒体的宣传舆论阵地作用,开设专题专栏,组织专评专访,网、报、刊、微、端、屏协同推送,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好做法新成果。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和行动指南,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才能确保文艺文联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2.精心组织开展重大主题文艺活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加有力。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代同频共振,是做好文艺文联工作的基本职责和要求。我们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大势,开展了一系列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影响显著的重大文艺活动。围绕建军9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中国精神中国梦文艺创作工程、“影像见证40年”摄影大展、“小康之歌”音乐会、“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征集,举办建党百年《百部优秀剧作典藏》出版首发式、建党100周年电影研讨会、庆祝建党百年全国优秀杂技作品展演等,实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和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重大主题雕塑工程等。聚焦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举办中国农民电影节、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希望的田野”摄影展、“大道康庄”文艺扶贫晚会、新时代曲艺星火扶贫工程、扶贫书法大展、脱贫攻坚主题电影展,全面展示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圆梦小康的精神面貌和生动实践。推进实施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传播工程、“一带一路”中国民间文化探源工程等,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心组织开展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巡演168场,生动形象讲述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泛动员和鼓舞全国文艺工作者以艺战疫,创作推出一大批抗疫主题优秀文艺作品。据不完全统计,征集和创作音乐舞蹈类作品3000多件,曲艺杂技类作品5000多件,剧目、朗诵、主题视频8000多部,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作品20多万幅,开设网络直播课堂近6000场。其中,音乐影视作品《坚信爱会赢》、歌曲《大爱苍生》等成为文艺界以艺战疫的标志性作品;组建抗疫摄影小分队逆行武汉,为4.2万余名全部援鄂医务人员拍摄肖像,出色完成中央赴湖北工作指导组交办的“为天使造像”艰巨任务;创办“方舱直播时间”,组织众多艺术家开展慰问“白衣战士”专场演出;创作拍摄故事片《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等等,在非常时期起到了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独特作用。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把握时代脉搏,精心组织重大主题文艺创作和实践活动,才能有力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展现中国价值,有效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3.不断推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文艺作品,文艺创作扶持引导机制更加健全。

  推动创作生产更好更多精品力作,是做好文艺文联工作的中心环节。我们注重强化评奖评论在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传播中的风向标作用,完善文艺评奖和创作帮扶机制,构建文艺评论工作新格局,努力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文艺评奖改革的政策措施,改革评奖制度,规范评奖程序,彰显评奖导向,增强公正性,提升公信力。五年来,组织中国戏剧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美术奖、中国曲艺牡丹奖、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书法兰亭奖、中国杂技金菊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等评奖,共评出获奖作品235部、获奖个人269名。强化文艺创作扶持引导,中国文学艺术基金投入资金9.22亿元,扶持项目1200余个,资助800多部文艺作品;实施“讴歌新时代共筑中国梦”主题创作工程和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等,扶持项目330个;推进重点现实题材电视剧剧本创作扶持计划,资助《县委书记谷文昌》《我的父亲焦裕禄》等优秀影视作品70余部。召开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推进会,在中宣部统筹领导下,与其他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成功举办“西湖论坛”“长安论坛”“民族文艺论坛”“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等,连续举办“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精心编撰发布年度中国艺术发展报告,持续举办全国中青年文艺评论骨干研讨班,强化文艺评论阵地建设,针对思潮、现象和作品开展客观、理性、专业、权威的评论,文艺理论评论工作得到明显加强。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创作是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只有尊重艺术规律,持续强化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创作与评论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准,才能推出更多精品佳作,为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4.广泛实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和文艺志愿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更加鲜明。

  热忱服务人民群众,是做好文艺文联工作的生命线。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广泛开展“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持续完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常态化工作机制和文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组织文艺名家和广大文艺工作者聚焦现实题材,深入革命老区、边疆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重点项目建设工地和疫情防控一线采风创作,推出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到人民中去”“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文艺扶贫奔小康”“向人民汇报”等主题文艺志愿服务蓬勃展开,5·23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深入人心,百花放映、影视小屋、金钟之星、美术支教、曲艺送欢笑、舞蹈大篷车、民间文艺进校园、翰墨薪传、送福进万家等品牌文艺志愿服务广受欢迎,赢得基层人民群众真诚赞誉。组建350余支文艺志愿者服务队,深入400多个地市、区县,累计培训基层文艺骨干20余万人;招募选派600多名文艺志愿者赴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为200多万名中小学生提供艺术指导和美育教育。在7个省(区、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试点工作,推进文艺志愿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有机结合。持续举办“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不断提升项目的品牌美誉度和行业影响力。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扎根生活、扎根人民,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文艺服务的对象、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才能坚守住文艺为人民的鲜明导向,做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

  5.持续加强文艺界团结引领,文联组织在行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更加凸显。

  加强“文艺两新”团结引领和文艺界行风建设,是新形势下文联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紧扣“做人的工作”这一核心任务,延伸工作手臂,拓展服务内容,强化行业教育、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尽最大努力把广大文艺工作者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加强会员联络服务管理,出台会员队伍建设意见,修订完善全国文艺家协会个人会员入会细则,加大对基层一线、青年文艺工作者和新文艺群体吸纳力度。“文艺两新”是当前文艺创作生产传播的重要有生力量,涉及面广、影响面大,其综合素养和创作取向、艺术水准如何,对我国文艺事业整体发展和文艺界行风建设等将产生直接影响。为此,我们首次召开全国文联“文艺两新”工作座谈会,交流经验,凝聚共识,有力推动这项工作。加强调研,摸清“文艺两新”底数,不断加大团结引领和组织吸纳,截至2021年6月,新文艺群体全国文艺家协会会员总数约3万人,占比22%。仅2020年就新增新文艺群体全国文艺家协会会员1873人,占年度新会员总数的33%。搭建“青年艺术家之友”平台,在采风创作、教育培训、展演展示、评奖推优等方面对“文艺两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仅2018年以来,中国文联及所属各全国文艺家协会举办直接面向“文艺两新”的人才培训班67期,培训学员6650人次,以全国文艺家协会会员和文艺骨干为重点的常态化教育培训注重向“文艺两新”延伸,“文艺两新”学员占比达到33%。探索发挥文联作为新文艺群体职称评审主渠道作用,印发《关于开展新文艺群体职称评审工作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国文联系统新文艺群体职称评审推进会,积极稳妥推进新文艺群体职称评审工作。密切关注“北漂”“海漂”“横漂”“景漂”等专业性和地域性相结合、专业艺术人才集中的“文艺两新”集聚区,积极探索文联组织行业服务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努力为他们解难题、办实事。文艺是一个在社会聚光灯下前行的行业,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示范性强,文艺工作者理应履行更高标准的责任,承担更具导向性的任务。为此,我们印发《中国文联关于大力推进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和文艺界行风建设的意见》,建立中国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并注重发挥中国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和各全国文艺家协会行风建设委员会的职能作用,积极参加国家文娱领域综合治理行动,努力倡导健康清朗的文艺生态。及时发布《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倡议书》《修身守正 立心铸魂——致广大文艺工作者倡议书》《文艺工作者广告代言自律公约》等,建立健全各艺术门类从业者行为守则和自律公约,完善个人会员退出机制。落实联系服务德高望重老艺术家工作制度,举办艺术家诞辰纪念、从艺研讨、成就展览等活动,先后向80位老艺术家颁授“中国文联终身成就艺术家”荣誉称号。持续开展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继续实施艺坛大家、艺苑百花、艺术公益大讲堂等优秀文艺工作者宣介品牌项目,强化示范引领、标杆带动作用,营造文艺界追求德艺双馨的浓厚氛围。提升法治文联建设水平,出台《中国文联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文艺维权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对文联组织维权工作的指导。积极参与立法协商,及时反映文艺界诉求,促进文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建立中国文联系统法律顾问制度,防范化解重大法律风险。加强对中国文联系统重大品牌活动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品牌价值。创新普法方式,加大网上宣传力度,扩大文艺维权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积极开展文艺法律志愿服务,为文联组织和文艺工作者办实事、解难题,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密切与各方面各领域文艺工作者的联系沟通,既注重加强教育引导和思想引领,又重视业务帮扶和行业自律,才能把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工作做实做出成效,才能形成文艺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良好行业风气,才能营造文艺界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动局面。

  6.持续拓展对外和对港澳台民间文化交流,文联组织文艺国际传播优势发挥更加主动。

  促进民间文化交流与合作,是做好文艺文联工作的职责所在。我们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外交总体战略和布局,精心开展形式多样的对外和对港澳台民间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助力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五年来,中国文联及各全国文艺家协会共开展对外文化交流项目480个,组织出访、接待来访5623人次,举办主题展演244项。充分发挥文联组织的特点和优势,成功举办今日中国艺术周、中国-欧盟文化艺术节、艺术心桥展演、中韩日戏剧节、全国美展国际巡展、中华曲艺海外行、国际摄影大展、汉字之美书法展、中国-东盟青少年舞蹈交流展演等品牌活动。着眼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一带一路”倡议,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并举,圆满举办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国际剧协70周年庆典、金鸡百花国际影展、“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中国新年音乐舞会、国际美术双年展、国际说唱幽默艺术节、“丝路花语”中国民族音乐演奏会、中国瓷器艺术展、国际摄影研讨会、国际书法交流大展、国际马戏论坛、中国杂技外交成就展、中日韩电视论坛等活动。推动中国曲协加入国际说唱艺术联盟,与多个国家签署民间文艺务实合作备忘录,顺利举办国际剧协传统戏剧论坛、中美影视创新峰会、国际青年音乐联盟代表大会、世界马戏联盟年会等,不断扩大国际“朋友圈”和增强全球话语权。根据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变化,创新运用“云交流”“云展示”方式,开展“中华曲艺云欣赏”、国际舞蹈展演、中国民间手工艺直播教学、国际网络马戏节等。

  认真落实中央对港澳台工作部署要求,务实推动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在人才、作品、学术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支持成立中国文联香港会员总会及各全国文艺家协会香港会员分会。支持澳门中华文化联谊会加强建设拓展工作。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举办濠江之春大联欢、中华情·中国梦中秋文艺展演、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曲文化节、海峡两岸青年电影短片季、海峡两岸合唱节、海峡两岸曲艺欢乐汇、海峡两岸青少年舞蹈交流展演、摄影舞蹈杂技展览展演等活动,增强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情感联系和精神归属,提升中华文化向心力凝聚力。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发挥民间文化交流优势,积极主动开展多边或双边交流,用艺术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价值、弘扬中国精神,才能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增光添彩。

  7.加强党对文联工作的全面领导,文联职能和组织体系在深化改革中更加优化。

  加强党对文联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文艺文联工作的根本保证。我们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文联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以坚决有力的改革举措,不断增强文联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国文联深化改革方案》和中央深化改革督查要求,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协同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创新举措与日常工作相衔接,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强制度建设,针对主席团成员、全委会委员、理事会理事、个人会员、专委会成员、新文艺群体和行业标准、评奖制度、网络文艺、行风建设等,出台一系列规范性指导性的规定、办法和措施,搭建起文联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经过五年不懈努力,中国文联深化改革阶段性任务如期完成;11家全国文艺家协会深化改革方案得到有效实施;32家省级文联深化改革方案全部出台,83.8%的地市级文联出台了深改方案,正在推进落实。举办全国文联系统深化改革座谈会,召开全国基层文联工作座谈会,加强对地方文联改革的调研督查指导,协力攻克难点痛点堵点,着力推动改革向基层深化拓展。据统计,目前地市级文联组织基本实现全覆盖,县级文联组织覆盖率78.4%,部分市县文联组织还不断向乡镇街道社区延伸,文联基础工作得到夯实,组织活力日趋增强。圆满完成13个全国文艺家协会的换届工作,顺利实现了协会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积极稳妥推进非时政类报刊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完成出版社公司制改制任务。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对文联所属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考核全覆盖。制定出台《中国文联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加强文联系统出版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出版单位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把网信建设作为充分履行文联职能、延伸工作手臂、扩大工作覆盖、提升工作效能的基础性工作和紧迫性任务,增强互联网意识和思维,深入推进文联网信建设与日常工作深度融合,发挥互联网在文艺创作联动、优秀作品传播、会员服务管理、人才培训培养、文艺服务大众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推进会员等资源型数据库和文联组织网络工作平台一体化建设,召开全国文联“互联网+文艺”工作会议,发布《中国网络文艺发展研究报告》,完成全国文联“互联网+文艺”三年总体规划,实施第二个三年总体规划,初步形成全国文联系统一张网的工作格局。

  坚持用高质量党建推动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着力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开展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积极配合中央第六巡视组开展政治巡视,有效推进反馈问题整改,确保改彻底改到位。结合党的政治建设重点督查整改和以案促改,中国文联党组启动开展内部巡视,着力加强建章立制,强化依法办会、依规办会、依章程办会,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动员广大党员干部走好第一方阵,发挥“三个表率”作用。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统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强化文联业务主管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做到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牢牢把握文联工作的意识形态属性,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主体责任,不断健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通过落实专项巡视整改任务、举办专题培训班、开展专项督查等,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把意识形态工作与主题文艺实践、创作引导、评奖评论、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等融通谋划、一道部署、统筹推进,建好用好中国文联所属意识形态阵地,压实主管主办责任,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健全重大文艺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安全主导权。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高质量推进党的建设,是加强党对文联工作全面领导的根本前提。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深化改革,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提高行业服务、管理、自律能力,才能发挥文联在行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才能完成好党交给文联组织团结凝聚广大文艺工作者信党爱党、听党话、跟党走的神圣使命和光荣任务。

  五年来,中国文联依法依章程加强对下级文联的业务指导和工作指导,特别是围绕文联组织深化改革、基层文联组织建设、团结引领“文艺两新”等综合性系统性强、影响面广的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加强顶层设计,总结基层经验,制定务实举措,有序有效地推进地方文联(产行业文联)和基层文联工作。各地文联、各产行业文联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各地党委政府及产行业主管部门要求,落实中国文联工作安排,聚焦主责主业,强化使命担当,积极主动作为,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和进步,有力促进了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一是服务发展大局积极主动。围绕践行新发展理念、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从党政所需、业界所盼、文联所能的领域找准工作着力点,举办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投身抗疫主题文艺创作,倾情讲述抗疫生动故事,温暖人心,鼓舞斗志,为打赢疫情防控战贡献智慧和力量。二是服务人民群众扎实深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团结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广泛扎实开展经常性群众文艺实践和文艺志愿服务,为满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作出不懈努力。三是深化改革有序推进。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制定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有力推进深化改革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体制机制不断创新,规章制度持续完善,工作手臂不断延伸,工作职能不断优化,全国文联系统深化改革持续向纵深发展。四是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发展。紧扣“做人的工作”核心任务,全方位、多层次推进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加强对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的团结引领,汇聚推动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强大力量。五是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夯实。主动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和相关部门重视,推动出台支持文艺发展和文联工作相关政策性、规范性、指导性文件,积极破解文联发展难题,不断改善文联工作环境,基层组织建设、基础工作和基本履职能力稳中有升。

  过去五年这些工作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光辉指引,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爱,离不开中央书记处、中宣部、中组部的有力指导。同时,是以铁凝同志为主席的中国文联主席团及全委会全力推动的结果,是中国文联各团体会员、各有关地区部门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广大文艺工作者辛勤耕耘、团结奋进的结果。在此,让我们向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联工作者、向所有关心帮助支持文联工作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中国文联十大以来,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于蓝、王琦、方掬芬、冯元蔚、刘厚生、孙慎、严良堃、李行、李铎、李瑛、李前宽、吴贻弓、陈复礼、欧阳中石、胡可、查良镛、侯波、饶宗颐、费明仪、袁毅平、贾作光、郭汉城、谭元寿等著名文艺家先后辞世。他们是文学艺术领域的名家大师,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推动文联工作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艺术遗产和精神财富。他们高尚的道德品格、深厚的文化修养、执着的艺术追求、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永远激励我们砥砺奋进。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十分清醒地认识到,面对新时代新征程,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需求,面对“十四五”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文联工作仍存在许多不足和差距。比如,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上还有差距,文艺精品创作的扶持引导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文艺理论评论的专业性、权威性、引导力、影响力还不够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对“文艺两新”的团结凝聚引领还不到位,基层文联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还存在短板和弱项,等等。这些都是制约文艺事业和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课题,迫切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破解。

  二、胸怀大局,担当作为,努力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全国人民正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肯定文艺在民族复兴伟业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擘画了新时代新征程文艺事业发展的美好蓝图,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寄予深情厚望和殷殷期待。我们一定要把党中央的明确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嘱托牢记于心,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自觉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用心用情用功抒写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民族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努力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1.高举精神之旗,把准文艺事业奋进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思想旗帜和精神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事关新时代党和国家文艺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深邃思考、科学判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的定盘星和指南针。我们要结合党领导文艺的生动实践、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原创性新思想新观点,进一步强化文艺界思想引领和理论武装。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蕴含的中国气派、时代特色、理论逻辑、实践品格,准确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切领悟和理解其关于文艺的地位作用、方针原则、目标任务、基本要求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丰富内涵,以理论的清醒确保政治坚定,以文化的自信激发创造活力,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强大源动力。

  2.坚持人民至上,满腔热情创作高质量文艺作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时刻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自觉在人民创造新生活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滋养创作,是实现文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今天的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志气、骨气、底气极大增强,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释放,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历史华章。我们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葆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忠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之路,把对人民的深情厚谊转化为艺术的诗情画意,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主题,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潜心打磨、精益求精,创作生产更多有历史厚度、思想深度和人性温度的文艺精品,用高质量的文艺成果回报社会、反哺人民,增强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幸福感。

  3.坚定文化自信,勇做文化强国建设生力军。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最壮美的画卷,开辟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党的百年奋斗最宝贵的成就和经验。从革命年代的战斗号角到和平时期的建设凯歌,从改革开放的动人旋律到民族复兴的奋进交响,文艺正是“两个结合”重大理论生动实践的最美华章,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强大而持久的精神支撑。在党领导人民奋斗百年的革命、建设、改革每一个重要关头和高光时刻,文艺工作者从未缺席,始终努力发挥着文艺启迪心灵、鼓舞斗志、引领风尚的独特价值。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我们更当坚定文化自信,继续保持强劲的创新创造激情,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展现中华审美风范,赓续红色文化血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高远的艺术理想和深厚的家国情怀,修身守正、立心铸魂,齐心协力推动正能量成为大流量、好声音成为最强音,做挺立建设文化强国时代洪流的弄潮儿。

  4.勇于改革创新,激发文艺发展强劲动力。勇于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攻坚克难的重要法宝,也是文艺事业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对文艺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正在重塑文艺发展格局。文艺新类型新业态层出不穷,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大量涌现,人们对多样化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高涨,文艺工作的内容对象、方式方法出现许多新特点,迫切需要我们弘扬改革创新精神,顺应时代潮流,强化问题导向,广泛深入调研,回应大众关切,努力做到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科学应变,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要紧盯技术前沿,大力发展数字艺术、网络文艺等新业态,为优质文艺内容插上科技的翅膀,让优秀的文艺作品传播得更快更广、产生更大影响。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文艺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用新理念激发新动力,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持续加强文艺创作、行风建设和文联组织基本能力建设,努力拓展新时代文艺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文艺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中的贡献率。

  5.增强系统观念,构建全国文联工作新格局。系统观念是带有根本性基础性全局性的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对标对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我国文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文联工作的一些短板弱项愈发凸显,面临着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倒逼我们必须增强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提升工作的整体性协同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要求,新形势下文联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强化“全国文联工作一盘棋”理念,注重搞好顶层设计,打好组合拳,加强上级文联对下级文联的指导支持,促进各级文联组织交流合作,推动跨区域、跨门类文艺融合发展。要进一步优化职能、完善制度、夯实基础,推动文联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在重大品牌、重点项目、重要工作上群策群力、上下联动、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文联组织的系统优势、联动效应。

  三、今后五年工作设想

  未来五年,是全国各族人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文化强国的五年;是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繁荣创作、服务人民,守正创新、修身立德,全面推动新时代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五年;是文联组织乘势而上、创新发展和文联工作者大有作为、锐意进取的五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我们要牢牢把握“五个坚持”,即坚持紧随时代、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心怀天下、坚持弘扬正道。各级文联组织和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真学习领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历史主动,把准时代方位,明确职责定位,把“做人的工作”和“推进文艺创作”有机结合起来,把“立己”“铸己”与潜心创新创造结合起来,把深化改革、优化职能与发挥系统组织优势和人民团体专业优势、创新工作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履职能力和行风建设,健全体制机制,夯实基层基础,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推动文艺事业和文联工作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1.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在持续强化政治引领中增强理论自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为包括文艺事业在内的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常抓不懈的首要政治任务,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把牢社会主义文艺的正确政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观察时代、淬炼思想、滋养初心、引导创作。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学理性、系统性、整体性研究和阐释,助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文艺工作者的制度,制定落实全国文联系统文艺人才和管理干部五年培训规划,完善常态化培训机制,突出抓好思想政治理论培训,加大对新文艺群体及中青年、基层一线文艺工作者的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覆盖面,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持续完善文联网络培训云平台,推动文联线上线下培训协调发展,创新教学模式,打造培训品牌,提高培训质量。重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分层分类深入开展“崇德尚艺 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巡回宣讲,推动宣讲向广大文艺工作者拓展、向基层一线延伸,让德艺双馨的价值追求在文艺界蔚然成风。

  2.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热情讴歌新时代新征程新气象中彰显文化自信。

  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是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以重要节庆、重要事件和重要活动为契机,科学谋划、集中资源,大力实施主题鲜明、牵动全局、意义重大的文艺实践。明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提前考虑、精心组织,围绕“喜迎二十大,讴歌新时代”,集中推出一批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新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组织开展“新时代文艺佳作英才宣介工程”,集中展示新时代文艺百花争妍的动人景象。要围绕新中国成立75周年、建军95周年、改革开放45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重点工程、重要成果,统筹好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与传播。结合各地实际,组织开展一系列有特色有影响、引导性示范性强的主题文艺活动,紧紧围绕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和中国故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各级文联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彰显担当作为,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中展现使命责任,与党和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更好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切实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出来、融入进去,让人民群众在健康文艺的熏陶中感悟认同主流价值观,形成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正大气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3.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在引导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中展现文艺的魅力。

  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始终把文化惠民、文化为民、文化乐民作为根本宗旨。进一步完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常态化机制,创新工作载体,推动向基层一线扎根,向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拓展,推出一批接地气、有灵气、聚人气的优秀文艺作品。健全和落实全国文艺家协会深入生活采风创作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动员、鼓励和引导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自觉站稳人民立场,增进人民感情,走进厂矿、走进乡村、走进社区,用自己熟悉和擅长的艺术形式,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文化文艺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围绕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坚持送文化种文化传精神相结合,注重各方协同联动和线上线下融合。广泛开展“文艺进万家 健康你我他”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继续深入开展送欢乐下基层、到人民中去、我们的中国梦等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对基层文艺人才、文艺骨干、文艺爱好者的思想政治和专业培训。健全文艺志愿服务激励表彰机制,持续开展“时代风尚”先进典型宣传推介活动。继续办好“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进一步彰显特色、扩大影响,丰富广大人民群众传统佳节精神文化生活。

  4.聚焦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在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中展现文艺工作者的担当作为。

  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最根本在于创作生产出更多高品质的优秀作品,关键在于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的文艺人才。我们要聚焦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加强系统性谋划、前瞻性统筹、整体性安排,强化组织引导、改进工作方式、健全有效机制,拓展宣介平台和手段,实现“做人的工作”与“推动文艺创作”的有机融合。加强对重大现实、重大革命、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加强对农村、少儿、科技等题材的原创扶持,不断推出反映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的文艺精品。坚持把高质量作为衡量文艺作品的根本标准,突出抓好重大示范性创作项目的组织实施,持续推进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中国书法精品创作展览工程、重点现实题材电视剧剧本创作计划等。创新文艺作品创作生产、传播引导、宣传推广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巩固和扩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成果,修订和完善评奖程序规则办法,使评奖的导向更加鲜明、过程更加透明、评选更加公正,持续提升影响力美誉度。善于运用互联网传播平台,推动评奖成果有效转化运用。深入实施新时代文艺评论工程,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中国文联《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实施方案》,充分发挥文艺评论家协会和文艺家协会理论评论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办好文艺界及各艺术门类论坛、研讨会、座谈会。培育文艺评论骨干力量,建立签约文艺评论家或特约文艺评论家制度,组建一支高水平专家和青年新锐评论家相结合的文艺评论队伍,着力提升文艺评论工作的组织化专业化科学化水平。做优《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办好中国艺术报、中国文艺网等中国文联所属各类媒体平台,继续开展“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活动。针对重大文艺现象和重点文艺作品,及时开展专业性、权威性、引导性强的文艺评论,推动文艺评论与创作双轮驱动、相互支持,共同促进文艺事业实现从“高原”到“高峰”的突破。

  5.深化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在营造风清气正的文艺发展环境中树立文艺界的良好社会形象。

  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广泛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需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战略任务,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付出艰辛努力。我们要按照中央规定的职责和要求,高度重视,紧紧抓住文艺界行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这个牛鼻子和突破口,把文艺领域的教育、引导、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等各个方面贯通起来,持之以恒地推进文艺行风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进一步完善行业自律制度,发挥中国文联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和各全国文艺家协会行风建设委员会的基本职能和积极作用,探索建立完善各艺术门类行业标准、行业规范、行为守则和自律公约。积极加强与宣传、文旅、广电、网信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协调,沟通情况,争取支持,形成合力,建立教育惩戒联动机制,提升从业人员思想引导和规范管理的实际效果。针对文艺从业人员的违法失德现象和行为勇于发声、正确引导,对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依法依规依章程严肃处理。深入挖掘文艺界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的指导下,继续做好终身成就艺术家、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等评选表彰,持续扩大艺坛大家、艺苑百花等优秀文艺工作者宣介品牌项目的社会影响,树立文艺界良好口碑和文艺工作者良好社会形象。加强分类指导,做好《中国文联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维权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贯彻实施。不断创新文艺维权的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加强维权干部队伍建设,为文联组织履行维权职能提供法律专业支撑。扩大文艺法律志愿服务覆盖面,为“文艺两新”提供更多法律帮助。

  6.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在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过程中彰显民间文化艺术交流互鉴的独特优势。

  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推进对外和对港澳台民间文艺交流合作,是文联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要主动配合党和国家外交外宣总体布局,适应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战略需要,适应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变化,做优做好民间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化表达。结合工作实际,创新交流互鉴的理念思路载体,积极依托“云交流”“云传播”“云展览”,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坚持以今日中国艺术周、艺术心桥系列展演及各艺术门类的品牌活动为龙头,面向国外主流社会和广大民众,丰富中外文明互鉴的中国元素,展示反映中华文化历史传承和新时代创新创造的精品力作,传递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丰富和拓展“走出去”的方式方法和渠道手段,积极同国际文艺组织和团体发展伙伴关系,参与国际艺术节展、赛事和会议,加强对话交流和务实合作,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筹备办好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国际影展、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等,不断提升品质,扩大影响。继续加强与港澳台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联络沟通,加大吸收港澳台个人会员工作力度,努力发挥港澳台全委、理事、代表和会员的作用。指导中国文联香港会员总会、澳门中华文化联谊会等团体有力有效开展工作。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发展,支持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创新论坛等系列活动。精心办好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濠江之春——澳门与内地艺术家大联欢、“中华情·中国梦”中秋文艺展演、香港青少年书法大奖赛等重点项目以及香港、澳门回归25周年庆祝活动,为厚植中华民族精神纽带和爱国情怀,激励全体中华儿女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作出新贡献。

  7.继续推进深化改革,在转型发展中凸显文联组织在行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加强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交给文联组织的重大任务,也是更好履行文联组织职能,激发文联组织内生动力,彰显文联组织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在巩固深化改革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推动文联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发挥中国文联在深化改革、实现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深化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有机结合,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向基层延伸拓展,推动出台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层文联组织建设工作意见,努力打通深化改革的“最后一公里”。中国文联要切实加强对地方文联(产行业文联)、基层文联的工作指导和业务指导,注重加强改进对文联主席团成员、全委会委员,协会主席团成员、理事会理事的管理考核,加强对协会专委会艺委会的规范管理和业务指导,支持文艺家履职尽责、发挥作用。建立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文艺工作者工作制度,强化载体建设,因地制宜,因需而为,多渠道、多形式、多手段拓展青年艺术家之友工作平台。要推动“文艺两新”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延伸手臂、扩大覆盖、创新方式,加强对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的团结服务引领,在新文艺群体职称评审、从业资格认定、合法权益维护等方面进一步取得实质性成效,更好地为“文艺两新”成长成才搭桥铺路。全面深化“网上文艺之家”建设,持续推进全国文联系统文艺资源数据库建设,探索建立会员服务管理、作品评价等网上工作平台,探索网络文艺创作生产传播规律,大力推动文联系统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网上文艺大数据信息多种应用,有序推进网信建设的集成优化,为实现文联工作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化科技化支撑。

  8.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在建设温馨和谐文艺家之家中当好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

  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在新征程上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主心骨,坚持党的领导是推动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和文联工作创新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我们要牢固树立首位意识,毫不动摇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文联组织的政治功能政治属性,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政治建设重在固本,思想建设重在铸魂,制度建设重在立规,组织建设重在强基,作风建设重在塑形,纪律建设重在警示。持续强化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中央巡视整改成果,推动理想信念教育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抓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持续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和宗旨意识,尽心竭力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解难事办好事。增强文艺界的大团结,加强对文艺类社会组织、文艺家协会专委会、“文艺两新”集聚区党的建设的指导,把更多的文艺工作者爱好者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营造文联系统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全面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持续强化文联系统意识形态阵地监督管理,做实常态化督查、制度化考评、提醒预警、教育培训、科学应对等工作,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好干部标准,加强人才调研和培训规划的制定实施,严把政治关、能力关、廉洁关,培养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创新求实、能打胜仗,符合建设文化强国需要的新时代文联干部队伍。加强文联机关党的自身建设、内部建设和基础管理,提高政治敏锐性、综合素质和专业本领,充分发挥文艺家之家的服务功能,努力把文联建设成为真诚服务文艺工作者的温馨和谐美好家园。

  各位代表、同志们,立足新起点,奋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文艺事业前景广阔,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伟大旗帜,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忠诚履职奉献,潜心创新创造,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现场  孟祥宁 摄

 

  延伸阅读: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习近平: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中国文联十届十次主席团会议在京召开 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