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互动问答>正文

如何看懂芭蕾比赛?专家为你指门道

2018-08-07 阅读: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廖阳 收藏

  8月3日-11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将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举行。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何看懂芭蕾比赛,观赛过程中又有哪些看点需要留意?第六届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开赛在即,组委会特邀来第九届巴黎国际芭蕾比赛青年组女子金奖得主、上海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助理季萍萍,为观众解析看芭蕾的“门道”。

季萍萍

看点一:古典变奏看技巧,现代舞重情感

  本次大赛将分复赛、半决赛、决赛三轮进行。

  按照大赛章程:独舞部分,选手复赛需跳2个古典变奏,半决赛需跳1个现代作品,决赛则是2个古典变奏、1个现代作品;双人舞部分,选手复赛需跳1个古典双人舞,半决赛需跳1个现代作品,决赛则是1个古典双人舞、1个现代作品——不管是独舞还是双人舞,选手们必须兼具古典芭蕾和现代舞的功底。

  《睡美人》《天鹅湖》《堂·吉柯德》《海盗》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时期的芭蕾片段,历来是芭蕾选手偏好的作品。季萍萍说,这一阶段的角逐容易让观众看得眼花缭乱,“比赛时间有限,如何在2-3分钟时间,让评委一下子了解你的实力?一般,选手们会选最能展现个人技巧的片段,也因此,古典变奏的技巧展现会非常紧凑。”她提醒观众,这种几乎可以用“秒现”来形容的古典技巧展示,看点十足。

  古典变奏之后,选手们还将进行现代舞比拼,“这个环节会给选手一个更自由的空间,观众也能看到不一样的舞蹈表达。”

  季萍萍说,现代舞考察更多的是选手的情感表现力和创造力,没有了技巧框框,选手们有更自由的发挥,相对而言,欧洲选手在现代舞方面占了一定优势,“欧洲现在跳古典的人不多,因为太苦了,60%的舞者都转跳现代舞了。亚洲选手不是很怕古典芭蕾,勤奋刻苦练下来还是强项,但就现代舞而言,欧洲人在台上的自由,对音乐的感觉、肌肉的能力或许会更强些。”

看点二:男选手看弹跳和旋转,女选手重感染力

  比赛时,从技巧的角度,观众可以关注哪些细节?

  季萍萍认为,男舞者的重点是弹跳和旋转,“旋转数量的多少、动作是否走样、空间定位是否标准、停止时是否稳定,这些都是评判选手水平高低的核心标准。跳跃的高度和轻盈跃起的感觉,对男舞者的技艺表现至关重要。”

  她举例说,表演古典变奏时,如果男舞者做一个盘腿转,360°空中旋转后接着下地做一个舞姿定格,对男孩子的要求相当高。

  当然,芭蕾舞除了开、绷、直、立这些基本标准,旋转也有一些基本要求,需要高半脚尖,触点越小越好,平衡性好的男孩子转十圈都没问题。

  对女舞者而言,除了注意头、手、脚等基本要素,最重要的还是艺术感染力,“选手的艺术风格很重要,要像一个大演员一样,情感表达到位,评委也会认可你,比赛比的也是一个选手的整体性。”

  另外,“比赛和演出完全不同,一般来说,谁稳定发挥、不失误谁就拿高分,比赛真正考验的还是心理素质。”季萍萍说。

看点三:选手文化背景多元,芭蕾风格千姿百态

  经过多年积淀,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对世界各地选手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今年,报名参赛的选手数量达到了新高峰,入围复赛的99名选手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南非、乌克兰、波兰、奥地利、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蒙古、泰国、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葡萄牙16个国家,俄罗斯学派、丹麦学派、法国学派等多种芭蕾学派将在这里各展风姿。

  季萍萍以古典变奏环节为例说,多元化的选手背景,会让同一个剧目跳出千种感觉,“每个选手文化背景不同,对同一个剧目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比如,以力与美的表达为特色的《海盗》,非洲选手和亚洲选手的处理会非常不同。我看过一位非洲舞者跳《海盗》片段,那种内心、身体的爆发力,和中国舞者完全不同,最后表现出的情感也截然不同。看芭蕾,到最后最吸引人的,是整体性的艺术表达。”

  根据赛程规定,每位选手在复赛、半决赛阶段选送的剧目都不能相同,这意味着,独舞选手需要准备4个古典变奏、2个现代舞,双人舞选手则需准备2个古典双人舞、2个现代舞——更开放的剧目范围,更多数量的古典舞和现代舞,给了选手更大空间,也提升了赛事的可看性、丰富性。

 

  延伸阅读:

  芭蕾舞剧《哈姆雷特》:中国人用外国语言讲外国故事的典范

  芭蕾舞剧《唐寅》:还原一个真实的唐寅

  童话芭蕾《九色鹿》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